据气象显示,我市8月底、9月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。当前我市玉米、谷子、马铃薯等秋粮作物正处于成熟期,大豆处于鼓粒期,需警惕玉米大斑病、茎腐病、穗腐病、鞘腐病、谷瘟病、马铃薯晚疫病、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等喜湿性病害的蔓延为害,此外,玉米螟、棉铃虫、粟灰螟、豆荚螟、大豆食心虫等也需密切关注,尽早防治,避免持续发生为害。
一、病虫发生情况
当前,我市秋粮作物主要病虫整体为中等偏轻发生。玉米螟偏轻发生,平均被害株率13.5%,在壶关、上党、武乡部分地块中等发生;玉米大斑病偏轻发生,平均被害株率11.2%;马铃薯晚疫病偏轻发生,发病田块平均病株率8.5%,沁源、平顺部分雨水多、排水不良地块偏重发生;玉米穗腐病、谷瘟病、棉铃虫、豆荚螟、大豆食心虫轻度发生;玉米茎腐病、大豆细菌性斑点病零星发生。
二、防治建议
各地应加强监测调查,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实际情况,科学指导防治工作。有条件的地区可配合使用杀虫灯、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,减少田间虫源基数。同时加强田间管理,及时排涝除湿,改善田间小气候。病虫害防控推荐使用无人机进行喷雾防治,确保防治效果。
1.病害防治。临近收获,穗腐病发生重的地区成熟后及早收获,并及时进行烘干处理。针对大斑病、褐斑病等叶部病害,可选用井冈霉素、吡唑醚菌酯、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,对穗腐病有兼治作用。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可选用烯酰吗啉、氟噻唑吡乙酮、氟吡菌胺·烯酰吗啉、丁子香酚、噁酮·霜脲氰、氟菌·霜霉威、霜脲·嘧菌酯、唑醚·氰霜唑、烯酰·锰锌等药剂。对谷瘟病发生的谷田,可喷施稻瘟灵防治,如严重者间隔7~10 天后再用1 次。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可喷施春雷·王铜、噻唑锌、噻霉酮等药剂防治。
2.虫害防治。防治玉米螟、棉铃虫等穗部害虫,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、甲维盐等杀虫剂进行喷雾,重点喷施果穗部位,防止害虫钻蛀危害。粟灰螟可通过田间安置杀虫灯诱杀成虫,当发现枯心株立即拔除,减少田间虫量。大豆食心虫、豆荚螟等蛀荚害虫,可选用性诱剂诱杀成虫;初孵幼虫可选用苏云金杆菌、氯虫苯甲酰胺、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防治,同时兼治其他害虫;老熟幼虫开始脱荚入土前,选用球孢白僵菌粉剂均匀喷施于地表防治越冬幼虫。